1.1. 需求

人类为了维持生活机能或健全心灵的基础满足条件,更多见需求层次理论

需求是产品产生的前提,如果没有需求,产品也就不会存在,从而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也就不会存在了。 9

需求总是含混的,做需求相关的工作,就是不断地降低含混。——需求蛋模型 《探索需求》 7

需求决定产品核心价值:解决的需求越重要,你的产品核心价值就越大。

1.1.1. 别做「传话筒」

产品经理作为需求「收纳箱」,要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需求,然后将需求串起来并进行有效的规划后,形成产品需求。可是很多时候,产品经理只是被动地接收需求,对需求不进行任何的分析和转换,直接就放到了产品规划清单里,等待着开发上线,似乎一切就这样完成了。 8

如果只是简单传个话,公司直接用一支录音笔是否更合适呢?而且录音笔的保真率至少能够达到 95%,而人的保真率可能连 80% 都达不到。

最糟情况,东西做出来了,对方不认可,而怪罪:

  • 需求方提需求没说清楚(手机端搞成PC)

  • 研发部实现不了(无第三方稳定接口、自研耗时长)

  • 老板定的(先抓紧上线PC端,再慢慢研究手机端)

1.1.2. 产品需求举例 13

  • 滴滴解决了用户想要便捷出行的基本出行需求

  • 抖音解决了新时代下用户的娱乐需求,表达展示自己的需求

  • 美团外卖解决了用户懒和吃的需求,用户无需出门就能吃到想吃的东西

1.1.3. 需求or伪需求

真需求:“客户不是想买一个1英寸的电钻,而是想要一个1英寸的钻孔!”——市场营销学教授 西奥多·莱维特

伪需求:一例子,有对大学情侣去酒店开房,和酒店的老板说开房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。于是老板就把房间改成书房的形式,最后酒店倒闭了。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,情侣用学习来掩饰他们去酒店的真实动机,这也是人性使然。老板并没有理解到这对情侣的本质需求,以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来满足情侣口中的“伪需求”,情侣的本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不会再来。16

  1. 是否是围绕主路径;迅雷:搜电影-下电影-看电影,“边看边播”、影评和打分2

  2. 该需求的使用频率;必须高频

1.1.4. 需求来源

商业->市场->用户->需求14

1.1.5. 需求职责

需求管理、需求定义、需求确认、需求跟踪等与需求相关的职责都是公司对产品经理最基本的要求。原因是产品经理是对公司产品的负责人,而产品是为用户解决某种特定需求的,因此即使我们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,产品依然是围绕用户需求定义的,这个本质是不变的。12

1.1.6. 需求采集

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,获取到的需求分别是一手需求与二手需求。

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它们的差异:需求的提出者是不是有需求的人、需求是原始的还是加工过的。比喻:生孩子与养孩子;

直接从用户处采集的一手需求更准确,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确保手里有足够比例的需求是直接采集的,这样才能让产品本身和自己对产品的判断更接地气。

而从销售、营销、服务人员6等间接采集的二手需求,有可能被扭曲,就需要带着“问号”来看,思考原始需求方和转述者分别是谁,以及它有没有被曲解过。但二手需求(比如一份客户反馈周报)可以通过更多的人,收集到更多的用户声音,而且是经过梳理的,所以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。

扩展到实践层面,团队内“全员参与采集,产品人员处理”是比较可行的模式,是一种效率和准确度的兼顾方案。

1.1.6.1. 用户需求vs产品需求

  • 用户需求:用户自以为的需求,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;

  • 产品需求:经过我们分析,找到的真实需求,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;

  • 需求分析:从用户需求出发,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,再转化为产品需求的过程;

用户需求-(需求分析)–》产品需求

1.1.6.2. 直接采集的途径 3

  • 用户访谈提出需求(问题集中体现在视觉、交互或一些漏洞等体验侧层面)

  • 其他参与者和关注者反馈的需求

1.1.6.3. 间接采集的途径 3

  • 老板提出的战略性需求(往往体验侧的,给老板时间去深度思考)

  • 产品经理根据产品方向规划需求

  • 推广规划的活动和数据分析出来一些需求(反馈能够产生实际收益,更关注业务的优化空间)

1.1.7. 满足需求 6

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需求,所以满足需求有3种方式

  1. 改变现状

  2. 降低理想

  3. 转移需求

1.1.7.1. 降低理想

1.1.7.1.1. 商业化与用户体验冲突

对于中小企业的产品经理来说,生存才是第一要义,因此中小企业的产品经理一定要优先考虑商业化。产品经理只有在对利益诉求没有那么高的情况下,才会优先考虑用户体验。10

1.1.7.1.2. 先满足哪类用户?

如果说,普通用户有一个需求,核心用户也有一个需求,而且,两种用户群体的需求都是比较重要的大需求,那么,你觉得应该先满足哪类用户?

答案是先满足普通用户。

因为核心用户属于平台忠诚度非常高的用户群体,在产品里已经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,并不会因为你的需求稍微晚一些就选择离开;即使离开也只是暂时的,他还会回来的,因为这是沉没成本,而且你并没有做出严重伤害他们的行为。

不论运营还是产品,都应该重视用户留存,也必须绝对肯定的要重视,甚至在产品的爆发期,留存大于一切。

1.1.7.1.3. 小众需求

区别是小众还是大部分用户的需求,优先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。15

1.1.7.2. 转移需求

需求延期

1.1.8. 需求的checklist

../_images/define_need.png

Fig. 1.1.1 需求的checklist

1.1.9. 需求管理附加值

通过对需求各项属性的统计,进行需求管理;统计提交人的需求数量、提交时间等信息、每个模块的需求数量、每个分类的需求数量等;

1.1.10. 需求管理软件

../_images/need_list.png

Fig. 1.1.2 产品需求list

除了excel,还有Mantis、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Quality Center、IBM的Rational RequisitePro等;

1.1.11. 需求评审

统一思想,明确需求,确定实现过程的会议

../_images/need_who_judge.jpg

Fig. 1.1.3 需求评审参与人员

1.1.12. 量化需求 11

1.1.12.1. 为什么要量化需求

基于概率 –> 需求量化 –> 技术可行性预研 –> 得出结论 –> 开发、测试、上线 –> 复盘

在产品开始之前提出量化标准,方便对工作成果进行衡量; 一般有三种结果:

  • 存在“小数据”或若标注的情况 –> 保持上线时间不变,需求更改:在算法精度上进行妥协【尽量避免】;

  • 存在“小数据”或若标注的情况 –> 保持量化标准不变:申请更多的资源【尽量避免】;

  • 基于现有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实现量化要求;

1.1.12.2. 需要考虑的点

  • 预研期间:衡量数据质量、算力资源、上线时间,在算法精度上给出合理量化标准,或者要求增加资源投入;

  • 开发、测试、上线后:对量化的目标进行精准地验证,进行 A/B 测试时可以比较 A、B 两个方案的效果;

  • 复盘期间:总结量化评估经验,和研发团队沟通,了解团队技术实力和算法能力边界。争取量化更靠谱,减少需求变更和额外申请资源。

1.1.13. 示例

同花顺问财功能需求分析文档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130fb4f1036a